应信阳师范学院党委、政法学院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邀请,5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秦刚教授在逸夫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拓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高建设、余作斌,副校长张力、郜火星、齐城等领导老师出席报告会,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军、院长杨云善带领政法学院部分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班全体学生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高建设主持。

报告会上,秦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特点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根基与相关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推进”等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中国在无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后,才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不是哪个政治力量的决定,而是历史比较的结果。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使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符合国情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创造性地实现了这种有机的结合,并使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跨越。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逐步形成和全面展开,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在实践中,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去探索,还有许多新的矛盾需要去解决。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的事业就会有更大的发展。
秦刚教授的报告,视野开阔,逻辑严谨,脉络清晰,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加深了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坚定了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秦刚,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常务副主任(正局长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特聘专家,首批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研究性著作十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张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