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由民政部主办的《中国社会报》以整版刊登了我所研究员张新光撰写的社会观察和分析文章“关注乡村干部生存状态”。该文针对我国取消农业税和推进农村上层建筑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几百万名离职乡村干部长期被“晾晒”起来所积压的社会不满情绪,以及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出现的“乡镇空巢化、村官行政化”现象等社会政治问题,呼吁党和国家尽快解决离职乡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建议中央高层决策部门抓紧弥补“政策漏洞”,防止乡镇政府、村级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利益链条断裂后彼此失去互相牵制、互相约束、自动调节的均衡机制而出现农村基层社会“权力悬浮”。
著名政治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景跃进为该文撰写了专家点评,认为“当下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利益冲突、越来越频繁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正在严峻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本领。作为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乡村基层干部,他们的作为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中央政府和全社会应高度关注和改善他们目前所处的生存境况。张新光的这篇文章在这个方面可谓功德有量了。”
张新光同志自2002年调入我校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32篇。先后承担国家行政学院、浙江大学卡特中心等研究项目3项,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农业厅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了学术著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观》等。2001年9月,他提出“坚持土地制度、分配制度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三位一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50条政策建议”,被中央领导批转至党的十六大报告起草小组和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筹备组参考;2005年1月,他提出“撤地、强县、精乡、实村:构建农村行政管理新体制”,通过《求是内参》2006年第1期专刊呈送给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各同志参阅。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